專家發聲

心肌梗死被認為是最為危重的心血管疾病,有著高死亡率和致殘率。然而,近年來,隨著指南對治療藥物的推薦和更新,以及諸如胸痛中心建設等優化急診救治方案,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已顯著下降。近期,Eur Heart J雜志報道了來自Danish丹麥國家心梗注冊研究的數據,探討了這一話題。
研究者使用了丹麥國家心梗登記數據(Danish研究),納入了2000-2017年間所有首次發生心肌梗死MI且存活1年且無出血和心血管事件的患者(n=82,108,中位年齡64歲,68.2%男性)。隨訪從心梗后1年開始,一直持續到2022年1月。在連續3年期間估計了死亡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的相關風險。根據年齡、性別、合并癥和后期治療的分布計算標準化風險。研究結果發現:這些年間,指南推薦的治療藥物的使用顯著增加:例如他汀類藥物(68.6上升至92.5%) 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手術 (23.9上升至68.2%)。同事,5年間心血管風險顯著下降(所有趨勢P<0.001):死亡率從18.6%(95% CI:17.9-19.2)至12.5%(11.9-13.1);復發性心梗率從7.5% (7.1-8.0)至5.5% (5.1-6.0);出血從3.9% (3.6-4.3) 至2.7% (2.4-3.0)。對于60歲以下的心?;颊?,2015-2017年的5年粗死亡率低至2.6%。使用指南推薦的治療與改善的心血管結局相關:在對治療變化進行標準化后,2000-2002年的5年死亡率風險為15.5% (14.9-16.2)。

“
毅訊點評
”